摘要:如脊髓或周圍神經損傷、長期不恰當外固定的患者,或因怕痛不愿活動,導致關節僵硬、肌肉萎縮或骨折愈合不佳,需要進行被動功能練習,如按摩、伸屈關節等。

人們常說傷筋動骨一百天,許多患者在骨折后采取以靜制動的康復方式,可是這真的是正確的康復方式嗎?

專業的問題專家給您支招——四川省骨科醫院急診科專家為您科普骨折患者正確的鍛煉方式!

骨折患者復位固定后,要保持相對的穩定,才有利于骨折愈合和修復。同時,骨折修復過程中,動靜結合的功能鍛煉,有利于提高骨折修復的質量與速度。具體怎樣進行功能鍛煉呢?

主動鍛煉為主,被動鍛煉為輔

主動鍛煉

骨折患者應盡量主動鍛煉,發揮主觀能動性,以自己鍛煉為主。

如上肢肱骨干骨折固定后,患者需要從手指的伸屈和握拳活動開始,逐步增強肌肉的收縮,兩星期后進行關節活動。

鍛煉時前臂不要左右搖擺、過度下垂,預防骨折移位及骨不連接。

被動鍛煉

骨折患者特殊情況下采取被動鍛煉,如骨折固定后不能自主有效地進行鍛煉,須由醫護人員或親屬幫助進行。

如脊髓或周圍神經損傷、長期不恰當外固定的患者,或因怕痛不愿活動,導致關節僵硬、肌肉萎縮或骨折愈合不佳,需要進行被動功能練習,如按摩、伸屈關節等。

被動功能鍛煉動作要輕柔,動作粗暴可能引起軟組織撕裂或骨化性肌炎,將影響功能恢復。

了解了功能鍛煉的分類,骨折患者功能鍛煉的方法又有哪些呢?

骨折患者功能鍛煉的兩種方法

非持重性鍛煉

一般在骨折臨床愈合前,如指(趾)伸屈等。

持重性鍛煉

在骨折臨床愈合后進行,如上肢捏拿物品、下肢負重行走。

如小腿脛腓骨骨折患者,在外固定架固定后即可下地行走鍛煉,這樣更利于骨折的愈合。

骨折患者需要在醫生護士的指導和宣講下,針對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功能鍛煉方法,才能更快、更完善的促進骨折修復。自主鍛煉或親屬實施被動鍛煉過程中,如遇特殊情況,須到醫院進行診療。

千萬不要讓固定器束縛自己,一定要堅持鍛煉喲!

快速連結:骨科點點讚

R74ED41585DDFG


高齡體弱老人骨折要不要手術?看完就知道男性精子質量差的表現 男人出現這5個癥狀就一定要注意!膀胱經,經常拍一拍,增強抵抗力!嬰兒出牙發燒一般幾天能好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28fmqp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